【转载】李兴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对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灵魂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对标对表新时代建好思政课的要求,多措并举,精准施策,通过抓机构建设、队伍建设、教学建设、学科建设和条件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铸魂育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塑造、价值观引领和精神品格培养的灵魂课程,对于筑牢学生信仰之魂、价值之魂、精神之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充分认识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对照新时代对办好思政课提出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高校思政课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思政课教师总量还不足,职称评审制度还不科学,思政课教师在职称晋升中尚处于劣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较慢,不能有效发挥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作用。二是教学改革创新不足,教学供给侧改革力度不够,不能完全适应学生需求侧的需要,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不够,教学亲和力针对性不足,学生获得感还不够强。三是协调育人合力不够,“大思政”的工作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不够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创新育人还需进一步加强。高校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深刻把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关键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认识到办好思政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大意义,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来建设,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大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理直气壮把思政课打造成落实立德树人的灵魂课程,以“五个建设”为抓手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一是抓机构建设,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放在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2015年10月在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学校出台《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的重要任务之一。配齐建强学院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职数由建院时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5个。经过不懈努力,学院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基本达到《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各项要求,2018年12月获批陕西省首批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是抓队伍建设,全力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校党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人事处签订教师招聘责任书,制定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聘任及管理办法》等,从“选”“引”“转”“兼”等方面加快补充教师,专任教师已从3年前的32人增加到现在的50人,其中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58%。聘任学术院长,为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指导。通过开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思政课大练兵活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加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考核权重,健全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评聘标准,目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比例超过全校各院系平均水平,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均得到优化。
 
  三是抓教学建设,不断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学校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启动“混合课程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本科生四门必修课中进行试点,实现了“专题化、信息化、精准化、多元化”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从结果考核转向全过程考核,变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中国教育报》曾对学校思政课的“无纸化考核”进行了报道。推进“研究式”教学,涌现5个省部级教学项目建设团队,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坚持实践教学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形成课程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主题返乡”调研式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了解“三农”,热爱“三农”,培养学生“学农爱农兴农”情怀,中央电视台曾进行报道,2016年和2019年先后入选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
 
  四是抓学科建设,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升计划。学校不断完善学科体系,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有力学科支撑,2018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积极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划拨专项资金30万元,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拥有硕士生导师16人,整合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等三个主干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累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五是抓条件建设,不断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和水平。学校把思政课建设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专题研究2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听思政课,为学生讲思政课,每学年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现场办公或调研指导。落实经费保障,近三年学校专门用于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经费达390余万元。专项投入70万元,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订购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每年划拨20万元思政课教师课时费专项补贴,提高思政课教师待遇。完善课程体系,2018年学校制定《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立项建设11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2门“三进”精品课程,实现思政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思政教师广泛参与。2019年,学校结合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计划,安排实施通识课程精品工程、打造思政“金课”、常态化推进“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等“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重点任务5项,其中将建设具有西农特色的“大国三农”系列课程,再培育建设100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同时,大力改善学院办公条件,为学院发展创造充足空间与硬件支撑。

对标新要求推动思政课建设迈上新台阶

  把思政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办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灵魂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和指引,抓住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聚焦思政课改革创新这个中心环节,不断完善保障体系。
 
  一是抓住关键方面,全面加强思政课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这六个方面的要求既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和水平的努力方向。我们要严格按照师生比1∶350的要求,加快配齐建强思政课专任教师队伍,不打折扣地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思政课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的政策。要做好培训进修、实践考察等方面的统筹安排,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思政课的特殊性对思政课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一定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好教师队伍的政治关,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道德的人讲道德,让有纪律守规矩的人讲纪律讲规矩,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二是聚焦中心环节,按照“八个统一”要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需要与时俱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八个统一”,深刻总结了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构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要把这“八个统一”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结合思政课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在教学过程中抓好贯彻落实。
 
  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形成多措并举多方协同的育人新格局。不断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学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学校将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继续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继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落实经费和条件保障,不断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学条件,确保思政课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学校相关党政部门、各院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严格执行好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校领导和院系党政负责人带头讲思政课制度、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思政课堂听课制度。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发挥党校、团校的作用,聚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党政干部、管理服务人员的力量,深入推进协同创新育人。(《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8期)